首页 » 职称论文 » 经济 » 正文
乡村振兴要转变要素从乡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现状
更新日期:2021-03-29     浏览次数:116
核心提示: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乡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的过程实际上是城乡均衡的打破以及均衡再次实现的过程,或者说是各类要素在城乡之间重新集聚

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乡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的过程实际上是城乡均衡的打破以及均衡再次实现的过程,或者说是各类要素在城乡之间重新集聚、流动和贸易的过程。《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指出,可以通过构建共同的制度、建设相互衔接的基础设施和实施差别化的政府干预等空间一体化政策,来提升经济密度、缩短经济距离、减少制度分割、促进多样化发展,进而重塑经济地理[10]。大量研究也指出,空间一体化水平决定了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辐射效应的强弱,空间一体化能削弱乡村等偏远地区的区位劣势,提升其资源禀赋在经济增长的作用[11]

1.协同新型城镇化,提升城乡经济密度

乡村振兴要转变要素从乡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现状,推动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实现要素在城乡之间的高效配置和均衡发展。但乡村振兴并不意味着要以抑制城市发展作为代价,相反,乡村振兴要与新型城镇化协同推进。当前以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都处于快速城镇化时期是我国区域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乡村振兴的宏观背景。虽然这一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会不断提升乡村的“吸引力”,但城乡差距依然较强,因此,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城镇化的速度会有所放缓但是趋势不会逆转。密度在这一时期会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人口和经济活动持续向以少数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或都市圈地区集聚;二是人口和经济活动在城市群和都市圈范围内进行空间重构,主要表现为从过去向核心城市集聚的集中式城镇化转向以都市圈为核心、以中小城市为依托的分散式城镇化[12-14]。因此,乡村振兴要抓住都市圈和小城镇“两头”建设。依托都市圈带来的集聚经济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密度的提升,使乡村共享区域发展成果。依托小城镇连接中心城市和乡村地区的枢纽作用,实现城市和乡村双向渗透、双向发力,承接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吸纳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