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义正当性来获得政府与社会的默认
更新日期:2021-12-29     浏览次数:93
核心提示: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法团主义和公民社会理论的视角(顾昕等,2005;张钟汝等,2009;范明林,2010)强调非营利组织发展过程中

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法团主义和公民社会理论的视角(顾昕等,2005;张钟汝等,2009;范明林,2010)强调非营利组织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强控制和强嵌入性,不乏一些学者对法团主义和公民社会理论的适用性存疑,认为理论框架不完全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刘安,2009),或认为我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缺乏法团主义的社会组织基础(吴建平,2012)。另一类则是提出具有本土特点的关系模式(陈为雷,2013),如官民二重性(于晓红等,2001)、控制与替代(康晓光,2005),体现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非对称依赖关系(徐宇珊,2008)或者形式与运作偏离的组织外形化特征(田凯,2004),并提出非营利组织还面临着社会合法性(熊跃根,2001;谢海定,2004)、独立非营利体系未形成(王名,2001)等困境。在这种制度环境中不同类型的非营利组织具有不同的行动策略,草根NGO可以通过国家权威行政网络来实现组织目标(赵秀梅,2004),

2021-03-15• 研究生导学关系研究现状与制度框架价值意蕴
一、研究生导学关系研究现状与制度框架价值意蕴借助研究生导学关系制度研究综述与制度化价值的探讨有助于明确导学关系制度范式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