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观眼识病理论分析眼睑痉挛患者白睛络脉特点及眼针疗效
更新日期:2020-02-19     来源:中国老年学杂志   作者:浦延鹏  浏览次数:148
核心提示:《基于观眼识病理论分析眼睑痉挛患者白睛络脉特点及眼针疗效》为作者:浦延鹏最新的研究成果,本论文的主要观点为目的:基于观眼识病理论探讨眼睑痉挛

《基于观眼识病理论分析眼睑痉挛患者白睛络脉特点及眼针疗效》为作者:浦延鹏最新的研究成果,本论文的主要观点为目的:基于观眼识病理论探讨眼睑痉挛患者白睛络脉的特点及眼针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19年3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康复中心病房诊断为眼睑痉挛的患者70例,观察患者的双眼白睛络脉,采用微循环检测仪对白睛络脉形态异常区进行形态学观察,主要选取肝区和脾区进行观察。结果:在70例患者中,有64例肝区络脉异常,其中形态异常:血管数量增多31例(48。4%),管径粗细不均匀19例(29。7%),边缘不齐走行异常4例(6。3%),小片状模糊10例(15。6%);颜色异常:鲜红色36例(56。3%),暗红色17例(26。6%),红中带黄7例(10。9%),脉络浅淡4例(6。2%);70例患者中,62例脾区络脉异常,其中形态异常:血管数量增多30例(48。4%),管径粗细不均匀16例(25。8%),边缘不齐走行异常3例(4。8%),小片状模糊13例(21%);颜色异常:鲜红色32例(51。6%),暗红色15例(24。2%),红中带黄9例(14。5%),脉络浅淡6例(9。7%);针刺治疗结果:临床痊愈41例(58。6%),显效19例(27。1),有效7例(10。0%),无效3例(4。3%),愈显率为85。7%,总有效率为95。7%。且患者白睛络脉的形态异常和颜色改变无论在肝区还是脾区,都较治疗前异常例数明显减少。 结论:根据眼睑痉挛患者眼目肝区和脾区白睛络脉的变化,从肝脏和脾脏论治,运用眼针疗法结合普通针刺,治疗眼睑痉挛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不知是否符合录用要求,望您批评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