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 » 经济 » 正文
浅析敦煌市葡萄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成效
更新日期:2017-07-18     浏览次数:223
核心提示:敦煌市有悠久的葡萄种植历史和区位优势,种植面积、产量均在不同程度增加。2008年敦煌市葡萄产量达3.71万吨,栽培面积4.11万亩。2012年敦煌市葡萄产量达10.68万吨,栽培面积10.69万亩。2016年,敦煌市8个乡镇葡萄种植面积24.58万亩,总产量28.37万吨。

       敦煌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甘、青、新三省(区)交界处,总面积3.12万km2,总人口为18.8万人。改革开放以来,敦煌市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发展显著,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016年,敦煌市生产总值106.40亿元,农业增加值14.59亿元,财政总收入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311元。敦煌市是甘肃省瓜果、棉花、蔬菜主要产地之一,新增以葡萄为主的特色林果3.1万亩,培育葡萄专业镇2个,建成七里镇葡萄产业化、黄渠酿酒葡萄土地流转等24个示范点。

    气候土壤优势

敦煌市深居内陆,四周被沙漠、戈壁包围,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热量丰富,无霜期短;降水量少,蒸发强烈,太阳辐射强,具有明显的沙漠气候特征。敦煌市绿洲平原主要土壤类型是沙质土壤,结构疏松,通透性好,为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光热资源丰富

敦煌市最大的优势是光热资源,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生产的葡萄含糖量高,酸甜适口。经测定,全年日照时数为3246.7h,日均辐射量为18.86MJ/m2,属光能丰富区[2]。高温、日照长、温差大的自然条件对葡萄病虫害的发生和生存极为不利,是全国适宜种植葡萄的四个地区之一,具有发展优质林果产业的良好优势。

     栽培历史悠久

据史料记载,种葡萄的历史可追朔到汉代,自张骞通西域,葡萄传入敦煌,我国才有了葡萄。北魏时期敦煌就有“种奈千株”、“开园百亩”的文字记述。解放前,敦煌种植的葡萄主要分布于经济条件较好和大户人家的院落之中。新中国成立初,敦煌葡萄的种植面积和规模一直处于庄前房后的庭院经济的低谷状态。九十年代中后期销售渠道打开,产量大幅上升,市场供不应求,基地建设迅速发展的历程[3]

     品牌与政策优势

敦煌市先后被评为“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红地球和无核白葡萄被评为“中华名果”。在新疆吐鲁番、江苏昆山等地举办的各类葡萄节上,敦煌选送的无核白、红地球等葡萄多次荣获金、银奖。“敦煌牌”、“阳关牌”等品牌体系建设日趋完善。葡萄产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使农民增产增收,同时也为全市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近年来,通过当地政府举办集葡萄展销推介、旅游观光、招商引资于一体的敦煌葡萄节,把葡萄产业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加强对外交流,相互促进发展。

    种植规模逐步扩大,富民强镇地位突出

葡萄产业将逐渐成为敦煌市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据敦煌市农业局统计,2016年敦煌市葡萄种植面积占甘肃省葡萄种植面积的72%,全市葡萄种植面积24.58万亩,年产量28.37万吨,产值14.8亿元。在敦煌市七里镇、阳关镇等主要葡萄种植区,葡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品种结构趋于多样,标准化生产初见成效

敦煌市无核白、红地球等品种多次获奖,此外还有克瑞森、维多利亚、京亚、无核早仁等葡萄品种56个,先后注册了“阳关牌”无核白葡萄和“敦盛牌”红地球葡萄。在沿鸣沙山景区、党河河畔建成了万亩葡萄标准化生产观光长廊,全市以七里镇、阳关镇为主,共确定100亩以上标准化示范点45个,辐射带动发展10万亩。同时,积极推广普及了独龙干整形修剪、标准化疏花疏果、测土配方施肥、合理的架设技术等12项生产技术,葡萄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

     品牌效益日益凸显,销售渠道不断拓宽

前几年,敦煌市葡萄缺乏知名品牌的统一形象,卖不上好价钱。为此,敦煌市政府大力实施“品牌兴农,商标助农”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合作社+农户+商标品牌”的优势,实行“公司+支部+合作社”的运营模式,以葡萄为主的优质林果产业化销售。销售模式有零售、旅游销售、批发、农超对接和O2O平台等形式,其中农村电商以“互联网+”的思维,积极发展线上采购,销售渠道不断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