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 » 经济 » 正文
金融脆弱性形成机理及其在中国的表现
更新日期:2018-01-10     来源:中国金融   浏览次数:271
核心提示:本文从流动性错配的视角对金融脆弱性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全新解释,详细阐述了金融机构转移、配置和放大流动性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讨论了金融脆弱性在中国的具体表现,认为我国当前金融体系脆弱性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趋严重,主要表现在流动性错配的程度更高、金融机构与企业合谋放大流动性的动机更强。最后,作者针对我国当前情况,相应提出了政策建议。

一、引言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金融危机频发并呈现出新的特点,传统经济周期理论对于现代金融危机的解释难以令人满意,在此背景下,金融脆弱性理论应运而生,成为金融理论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金融脆弱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脆弱性指高负债经营的企业特点决定了金融业具有更容易失败的特性,强调脆弱性是金融机构内在的特性,其根源在于信贷资金的使用与偿还在时间上的分离;广义的金融脆弱性是指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状态,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中的风险积聚。以研究对象区分,金融脆弱性包括信贷市场的脆弱性和金融市场脆弱性,本文重点研究信贷市场的脆弱性,因此文中所提到的金融机构等同于商业银行。
截止目前,金融脆弱性理论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对金融脆弱性产生原因的探究上。Minsky(1982、1986)和Kregel(1997)分别从企业和银行的角度提出了“金融不稳定假说”和“安全边界说”,Stiglitz&Weiss(1981)、Mishkin(1996)等经济学家又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解释了金融脆弱性形成的微观机理。但是随着近年来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虚拟经济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发展,在新经济形态下金融运行模式也在发生重要变化,金融脆弱性的理论框架面临挑战;同时国内理论界对于中国经济和金融环境下金融脆弱性的相关研究还不系统,对于中国金融体系是否具有脆弱性,以及脆弱程度如何等问题的回答也没有形成理论共识;更为重要的是,国内外学者对于新经济形态下金融脆弱性对实体经济影响机制的研究相对薄弱,对金融脆弱性如何演变为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这一问题的回答难以令人满意。
本文在以前金融脆弱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流动性为视角,通过研究金融机构如何转移、配置和放大流动性,对金融脆弱性的形成原因赋予了新的解释,随后重点探讨了金融脆弱性在中国的具体表现,并相应提出了政策建议。
二、从流动性角度看金融脆弱性形成原因
(一)以前的研究及其局限性
理论界关于金融脆弱性产生原因的研究非常热烈,明斯基(Minsky)在凯恩斯《通论》“投资周期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企业为投资而扩张债务,又由于投资在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的不确定性对其融资偿还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形成金融脆弱性的过程。克瑞格(Kregel)从银行的角度提出了“安全边界说”,认为银行家根据借款人以往的信用记录和其他银行的行为来评估贷款的安全边界,但由于扩张期的投资预测错误很难被发现,安全边界不断地被降低,金融脆弱性相应产生。此后,经济学家们又从信息不对称、资产价格波动、利率自由化、混业经营、金融创新、资本自由流动等多个方面分析了金融脆弱性产生的原因。上述研究奠定了金融脆弱性理论研究的基础框架,但是以流动性为切入点所做的研究较少,金融机构主要职能就是资金融通,其脆弱性也正是在为社会经营和管理流动性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从社会资金流动性角度出发解释金融脆弱性产生原因更具说服力。
(二)流动性错配角度的解释
1、流动性的转移和分离过程
从存款人角度看,存款过程可以看作让渡资金流动性以获取存款利息收入的过程;从企业角度看,贷款过程也是企业从金融机构借入流动性的过程,并以未来流动性进行偿还;从金融中介角度看,则是将社会中闲置的流动性集中起来进行重新配置,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间接融资链条中,金融机构吸收流动性与发放流动性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离的,存款人赎回流动性的时间具有随机性(一般短于金融机构贷款期限),而金融机构从盈利性角度考虑则更愿意发放长期贷款,这样社会资金流动性在金融机构内形成了输入和输出的时间错配。此外在流动性进出总量上也不一定完全吻合,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机构起到了一个“蓄水池”的作用,只要蓄水池始终保持一定水位即可,而并不要求每一次注水和出水时间一致和水量相等。但正如凡勃伦所指出的,商业银行要发挥金融中介的功能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储蓄者对银行维持信心,只有存款者不同时提款,才能使金融机构将零散存款人的流动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