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多层螺旋CT表现汇总分析
更新日期:2018-01-14     来源:临床放射学杂志   浏览次数:212
核心提示:欢迎投稿《临床放射学杂志》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是指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及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其它分枝杆菌,其中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包括结核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和田鼠分枝杆菌。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全国各地 NTM 肺病的检出率不断升高,但由于该病临床症状为常见呼吸系统症状,抗酸杆菌的培养与菌型鉴定需时较长、费用较高,很多病人没有做进一步的检查,导致误诊、漏诊的情况非常普遍。多层螺旋CT(MSCT)作为一种快速、相对廉价、临床中常规使用的检查手段,一直以来为广泛用于临床,为多种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很好的帮助,因此,对NTM肺病CT表现的研究尤为迫切[1]。本研究重点总结分析了NTM肺病的CT表现特点,以期能进一步提高对NTM肺病的认识及CT诊断能力。




材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
搜集荆州市胸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NTM肺病并行1次或1次以上多层螺旋CT扫描,有完整CT影像资料的病例60例。NTM肺病的确诊参照了2000年由中华医学会结核分会制定的《NTM病诊断指南》[10](具体内容见结论后附注),痰或支气管灌洗液通过罗氏培养基初步鉴定分枝杆菌菌种提示NTM,即PNB(对苯甲酸)和TCH(噻吩二羧酸胫)选择性培养基接种均阳性。
为排除合并结核与其它感染可能,早期经诊断性抗痨或抗炎治疗后病灶吸收好转的病例(共17例),其治疗期间的CT图像(41次)舍弃,病例图像筛选过程见图1。
病例资料
本研究共60例患者,男24例,女36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7.9±9.2岁。临床症状与体征:咳嗽、咳痰42例,发热18例,咯血12例,痰血8例,胸痛6例,盗汗、气喘、纳差、消瘦均4例,5例体检无任何症状和体征。合并症:伴Ⅱ型糖尿病4例;糖耐量减低1例;血吸虫病肝2例;食管癌化疗术后1例。52例痰标本实验室检查结果:PNB(+)TCH(+)10例、PNB(++)TCH(+)18例、PNB(+)TCH(++)13例、PNB(++)TCH(++)11例。8例支气管灌洗液标本罗氏培养结果:PNB(+)TCH(+)10例、PNB(++)TCH(+)各1例,PNB(++)TCH(++)6例。60例患者共112次CT检查。
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 LightSpeed 16排螺旋CT,患者仰卧位螺旋扫描,机架转速0.5s/圈,准直器宽度16×1.25mm,螺距1.375:1,管电压120KV,管电流250mA,扫描前对患者进行屏气训练,扫描时嘱患者在平静呼吸下屏气,扫描范围自肺尖到肋膈角下缘,方向从上至下, 将原始数据重建为1.25mm层厚、1.25mm层间距的图像,并传入ADW4.5工作站,以肺窗(窗宽 1000~1500HU,窗位-500~-600HU)和纵隔窗(窗宽 300~350HU,窗位 35~50HU)进行观察。
由3位有经验的主治医师分别阅片,如有意见分歧则重新判断,并协商达成共识。
分析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收集病例的CT图像,每例患者以最早的CT图像为主要评估对象,将全肺分为6叶(左舌叶列为单独一叶),记录病灶累及范围及分布特点,包括:有无支气管扩张、空洞、细支气管炎、肺不张征象;支气管扩张分布范围、形状;空洞分布范围、空洞形状、空洞壁厚薄情况、内壁是否光整、周围是否伴卫星病灶、空洞的最大直径;细支气管炎和肺不张的分布范围、具体形态。纵隔淋巴结肿大(气管隆突下淋巴结d≥1.5cm,其它纵隔内淋巴结d≥1.0cm)及胸腔积液、胸膜增厚也应记录。分析各征象在NTM肺病中出现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