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面法优化海洋青鳉鱼的培养条件研究
更新日期:2018-01-23     来源:海洋科学   浏览次数:215
核心提示:欢迎投稿《海洋科学》

海洋青鳉鱼(Oryzias melastigma 或 Oryzias dancena),又名黑点青鳉、海水青鳉和印度马
达卡(Indian medaka),属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辐鳍鱼纲,领针鱼目,怪颌鳉科,青
鳉属。自然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缅甸和泰国沿海[1]。青鳉鱼体型长,体侧扁,背平直,
腹圆呈弧形;头大适中,头顶平宽;口上位,颌上具细齿;眼大,眼径超过吻长;体被大而
薄的圆鳞,无侧线;背鳍位体后部;尾鳍平截。体背淡黄褐色,体侧与腹部银白。集群生活,
一年四季皆可繁殖,其卵具长丝,附于母体腹鳍等处孵化。青鳉鱼以浮游动物、蚊虫幼体等
为食。无食用价值,但对控制蚊虫有积极作用,亦可作观赏鱼类等[2]。
随着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剧增,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过度排放,导致严重的环
境污染问题。针对这一污染问题,我们急需一种可以正确反映水质情况的模式生物,我们已
经发现了斑马鱼可以反映淡水水质的污染机制,然而,该鱼在海水中却存在一些问题。青鳉
鱼可以填补这一空缺。当前,国内外已有对海洋青鳉鱼的相关研究[1,2],然而在其适宜的生
长条件方面的报道差异较大,难以直接用于该鱼的培养研究。本试验采用响应面法,响应面
法(RSA)是利用合理的试验设计,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拟合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函数关
系,通过对回归方程的分析来寻求最优条件参数,解决多变量问题的一种统计方法。应用
Design-Expert 6.0 软件系统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拟合曲线、建立数学模型,利用其提
供的三维立体图形,观察响应曲面,进一步求得试验的最佳化[3,4]。本文设置了三个环境因
子(盐度、温度、光照强度),以体长和体重两个指标为因变量,对青鳉鱼的室内培养的适
宜生长条件进行探讨,为以青鳉鱼为材料的科研提供参考。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用鱼
试验用海洋青鳉鱼为同年生同一批次,体长为 1.4~1.6cm,体重为 0.05~0.07g。均来自
宁波大学水产养殖研究基地。实验前,暂养于水族箱内。
2.1.2 试验饵料
本次试验所用饵料为刚孵化的丰年虫幼体,由本实验室自行孵化和培养。
2.1.3 暂养
本次实验于 2014 年 11 月开始进行,次年 1 月结束。实验前,试验生物均暂养于透明洁
净的圆柱形亚克力养殖桶内,盐度 20,温度 25 ℃,光照强度 7500 lx,连续充气。每日更
换部分新鲜海水,早上 9:00 准时投喂饵料。暂养 1 周后,随机选择 135 只规格大致相同的
青鳉鱼进行试验,共 3 组重复。
2.2 方法
2.2.1 试验鱼初始数据测定
在海水中暂养一周后,随机挑选出试验鱼,记录各鱼的体长、体重等初始数据,再放入
相应的各试验容器中。
2.2.2 单因素实验
实验用来饲养青鳉鱼的容器为聚乙烯无毒塑料盒,长×宽×高的规格为 20 cm × 20 cm ×
12 cm,选取 45 个完好的塑料盒,清洗干净,消毒备用。将海水(由海水晶+自来水配制,
并曝气 24 小时)注满各个容器,将实验鱼放入每组相应的容器中。再放置在相对应的恒温
光照培养箱(宁波江南仪器厂)内培养。每日更换 50%新鲜海水,早上 9:00 准时投喂饵
料,每 3 天观察鱼体生长情况,并对其体长、体重进行测量和记录。获得海洋青鳉鱼的各因
素适宜生长条件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