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 » 经济 » 正文
水电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
更新日期:2018-02-03     来源: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浏览次数:167
核心提示:欢迎投稿《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十一五”期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累计完成投资922889亿元,投资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为保障我国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中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在对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学术界已经证明固定资产投资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1,2,3],即固定资产投资率越高,经济增长速度越快。
水利、电力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水利、电力产业的发展是农业、工业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过去五年我国累计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3625亿元,相当于1949年至2000年的水利投入总量。我国大江大河防洪能力、水资源调控能力全面提高。同时,全国620座有防洪任务的大、中、小型城市中,有240座城市达到设防标准,防洪自保能力显著提高。预期“十二五”期间水利的总投资大概要达到1.8万亿左右。由于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增加,我国电力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稳健增长,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2011年我国电力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1557亿元,同比增长1.8%;2012年1至2月电力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3.27亿元,同比增长14.7%,较上年同期增幅扩大13.4个百分点。 据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消息,2015年将加快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除了已开工的57个项目,还要再开工27个项目,其中一半项目在西部。从投资规模来看,2014年是4880亿左右,2015年的规模还会进一步增长。
技术效率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技术效率的提高对我国发展可持续经济的要求。技术效率反映企业在既定技术等条件下,获得最大产出的能力。Koopmans(1951)[4]从帕累托效率角度定义技术效率,提出一个可行的投入产出向量称为是技术有效的,如果在不减少其他产出(或增加其他投入)的情况下,技术上不可能增加任何产出(或减少任何投入)。Debreu(1951)[5] 和Farrell (1957)[6]从纵向测度角度提出技术效率。Debreu(1951)[5]提出了描述多投入多产出生产单元的技术效率定义,距离函数测得的生产单元与生产前沿面的距离即为技术效率,它沿着产出增大方向或投入减少方向提高。Farrell从投入角度给出的技术效率定义认为,技术效率是指在产出规模不变,市场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按照既定的要素投入比例,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的最小成本与实际成本的百分比。得到学术界广泛沿用的技术效率概念界定,当属Leibenstein(1966)[7]提出的。Leibenstein从产出角度给出的技术效率定义:“技术效率是指实际产出水平与在相同的投入规模、投入比例及市场价格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产出量的百分比。”此外,Aigner(1977)[8]、Meeusen (1977)[9], Ruggiero (1999)[10] 也探讨了技术效率的测度方法。研究技术效率测度的近期成果主要为Chambers (1996)[11] 和Briec(2000)[12]分别独立提出的。Chambers建立的技术效率测度的方向距离函数,该函数通过衡量产出增加值与投入减少值测度技术效率。Briec建立改进的技术效率测度Fare-Lovell比例距离函数。这些新的测度函数起源于Luenberger[13]提出的缺陷函数。国内学术界也对技术效率内涵及其测度进行了分析。侯强(2007)[14]分别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定义技术效率,他认为,技术效率是用来衡量一个企业在等量要素投入条件下,其产出与最大产出的距离。刘国亮等(1998)[15]提出,在相同的投入水平下,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出比另一个企业的产出高,那么它具有较高的技术效率。吴诣民(2004)[16]认为技术效率是用来衡量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生产者获得最大产出的能力。
水电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技术效率是否有显著影响?如何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本文研究的水电产业指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本文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模型,选用2005~2013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水电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总投资、从业人数等面板数据,对各省、直辖市历年技术效率及水电投资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进行测度,按照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进行水电投资对技术效率影响的聚类分析。
二、技术效率内涵分析及水电投资对技术效率影响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设定
(一)技术效率的内涵分析
一般而言,技术效率可以通过投入、产出两个角度描述。从投入角度看,技术效率是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与生产规模条件下,相同产出下最小投入与实际投入的百分比。从产出角度看,技术效率是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与生产规模条件下,相同投入产生的实际产出水平与最大产出量的百分比。技术效率用来衡量经济单元获得最大产出(或最小投入)的能力,反映对技术发挥的有效程度。
技术有效的刻画与生产可能集和生产前沿面密切相关。生产可能集是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所有可能的投入产出向量的集合。生产前沿面则是在既定技术水平下有效率的投入产出向量的集合,即投入一定下的产出最大值或产出一定下的投入最小值的集合。企业技术有效的生产状态一定位于生产前沿面上,而位于生产前沿面内部的点都是技术无效的;反之,生产前沿面上的点一定是技术有效的。技术效率反映企业的实际生产活动接近前沿面的程度。
一般地,技术效率取值于集合(0,1],越接近于1,表明技术效率越高,生产资源充分利用;反之,技术效率越接近于0,表明技术效率越低,生产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对于技术效率低的地区,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政府的科技投入应以提高技术效率为导向,在资金上鼓励企业引进高效率的生产方式,避免以粗放低效率的方式盲目增加投入;对于技术效率高的地区,因其产出接近最大可能性生产边界,提升空间有限,政府应重点扶持促进产业升级的技术创新项目。
(二)水电投资对技术效率影响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
对于技术效率的测度,学术界在应运中使用较多的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和对数函数。C-D生产函数计算较为简单,具有一定优越性,但存在各生产要素产出弹性固定和技术中性的限制,用此衡量我国各省、直辖市技术效率将产生较大误差。对数函数较好地避免了以上限制,同时由于我国各省、直辖市技术效率相关数据差异较大,可以避免对数函数产生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本文采用对数函数测度我国各地区的技术效率。
本文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设定为:
[17] (1)
其中, 为第个时期第个省、直辖市的资本投入;
为第个时期第个省、直辖市的劳动投入;
表示第个时期第个省、直辖市的技术效率水平,服从非负断尾正态分布,(与分别为的均值与方差),即;
其中 (2)
为阶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向量,为阶待估参数向量。
为随机误差项,反映非可控因素对产出的影响,服从对称的正态分布,即(为的方差)。
生产的技术效率可表示为:
(3)
其中,,为投入向量。
三、水电投资对我国技术效率影响实证分析与结果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4年)》。数据为2005~2013年跨度9年的我国31个省、直辖市面板数据,共1116个数据。
产出采用地区生产总值(GDP)指标。资本用固定资本总额表示。劳动力投入用就业人数表示,将各地区按三次产业分类,就业人员数加总表示劳动投入。由于2006年按照三次产业划分的就业人数数据缺失,本文根据2007~2013年该地区就业增长率平均值,计算补充2006年劳动投入数据。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对水电投资的研究选用2005~2013年度31个省、直辖市水电产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表示。水电产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城镇登记注册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及个体户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万元及5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由于我国各省、直辖市经济规模不同,为使各地区间水电产业投资具有可比性,本文研究水电产业投资对我国技术效率的影响指标采用各年该地区水电产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与该地区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各年该地区GDP与水电产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表示,分别为公式(2)中的、。水电产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与该地区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表示水电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在所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相对地位;GDP与水电产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表示一单位水电产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对该地区GDP的贡献。
由于各地区间存在技术外溢,因此,本文假设我国各地区技术水平相同,选用2005~2013年度我国31个省、直辖市面板数据对随机前沿分析模型进行估测,以反映我国水电投资动态特点。
(二)技术效率测度及水电投资对其影响的评估
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对我国2005~2013年水电投资进行聚类比较分析,如表1所示。其中,为第t年该地区水电产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与该地区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为第t年该地区GDP与水电产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