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 » 哲学 » 正文
希腊古风时代经济结构与经济实绩考证
更新日期:2018-03-23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浏览次数:206
核心提示:欢迎投稿《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城邦结构是古风时代希腊的一个极其显著的特征,城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政治共同体,它即包括处于中心位置的城堡,也包括城堡周边广阔的农牧业生产区域,城堡是城邦的政治、宗教、文化与经济的中心。希腊时期城邦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小国寡民,每个城邦区域面积不大,通常为几十到上百平方公里,人口不多,通常为几万人,但是也有少数城邦例外,如位于阿提卡半岛上的雅典城邦面积达上千平方公里,人口几十万人,但这种大规模的城邦是极个别的情况。二是各城邦具有独立性,城邦不论大小,不论经济发达程度如何,相互之间是平等的,没有隶属关系,甚至在大殖民运动中从母邦分离出来的子城邦与母邦之间也是平等的关系。第三是多数城邦实行民主政体,通过城邦公民选举产生执政官和贵族议事会成员,有任期限制(斯巴达城邦例外,城邦元首实行二王制和终身制,这是个例),城邦公民可以参加公民议事会,普遍拥有选举权,但是被选举权则被少数贵族垄断。第四是各城邦均实行奴隶制,尽管各城邦奴隶制的具体表现不一,但是奴隶制是当时普遍存在的社会制度,城邦人口通常分为二大阶级,即奴隶主和奴隶,梭伦改革以后,确定了本族人不奴役本族人的原则,所以城邦公民不论经济条件好坏,均不是奴隶,但在梭伦改革以前存在债务奴隶的情况;马克思正是研究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社会结构才提出奴隶社会是原始氏族公社解体以后出现的第一个阶级社会,西方的奴隶制与东方的奴隶制的表现也有极大差异,通常把东方的奴隶制称为“普遍奴隶制”以区别于西方具有典型特征的奴隶制度。
1.2研究范围的确定
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是希腊的古风时代,传统上希腊史研究把希腊划分为几个主要时期,即:爱琴文明时期(约公元前3200年—前1200年)、黑暗时期(约公元前1200年—前750年)、古风时代(约公元前750年—前479年)、古典时代(公元前478年—前338年)和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38年—前30年)。历史是延续的,对希腊的历史进行分期是因为不同时期具有阶段性特征,为了严谨而细致地研究希腊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一般认为古风时代从公元前750年开始,是因为希腊的城邦文明从这一时期开始兴起,象征着“黑暗时代”的结束和希腊文明的复兴,这一点从考古学的角度得到论证其划分的合理性[ Anthony M. Snodgrass, The Dark Age of Greece,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71.],西方学者通常把公元479年作为古风时代的结束,这一年希腊人战胜了波斯帝国的入侵,使希腊文明得以延续,否则西方的历史和发展轨迹将被改写,也不可能发展出他们古典时代的文化,甚至可以说现代西方文明的特征都会有完全不同的表现。这种观点出现在很多西方著作中,如剑桥大学1988年出版,2004年再版的《Thermopylae: The Battle for the West》和伦敦Macmillan出版社2006年版的《Thermopylae:The Battle That Changed the World》都有类似的描述。国内有学者认为把公元前479年认为是古风时代的结束是不合理的,是西方学者冷战思维在研究领域的体现[ 黄洋,晏绍祥:《希腊史研究入门》,第2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古风时代在古希腊发展历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是希腊经历黑暗时代的生产文明起步后的发展时期,也是希腊进入古典时代的物质与文明积累时期,是本研究的时间范围。
本研究的区域范围是希腊诸城邦,古风时期,爱琴海周边逐渐形成具有独立政体的诸多城邦国家,并通过所谓的“大殖民运动”,足迹遍及欧洲大陆东部,亚洲西部及非洲南部沿地中海周边,这些城邦从经济、文明和社会结构上看即具有一致性的特点,又具有各自的特性。本研究的指导思想是从经济的视角考察古风时代的希腊。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商业、金融业等领域实绩的考证,了解当时生产力水平及与之相对应的生产关系状况。
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经济与历史,其发展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演进的,社会总是在旧时代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对古风时代希腊生产力水平的考察,可以更深层次理解欧洲发展与演变的历史,在这以后欧洲经历了罗马时代、中世纪的动荡及商业文明的发展,直至演进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这种演变有历史的必然和根基,本研究旨在探寻这种必然性存在的基石。目前国内关于古风时代希腊的研究,多从社会结构与技术水平并结合一定经济要素展开,单纯探讨生产力水平的研究相对较少,从这一点看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2.古风时代希腊的社会结构
古风时代希腊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手工业与商业繁荣,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结构有着内在的联系,古风时代希腊的社会结构最重要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即奴隶制和城邦制。
2.1奴隶制社会
奴隶制存在于希腊各时代。随着私有制的发展,氏族公有的制度被逐渐破坏,当土地被私有化以后,联结氏族公社存在的纽带宣告断裂,社会分裂为两大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城邦制是从氏族制演变而来的,过去的氏族成员成为城邦的公民,他们在城邦范围内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力,而被征服的其他氏族部落的成员成为城邦的奴隶,他们在城邦中完全没有任何权力,是被奴役的对象。以奴隶制代替原始社会,保留了劳动力,能够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活动,从事科学技术、艺术、宗教和社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如果我们深入地研究一下这些问题,我们就不得不说——尽管听起来是多么矛盾和离奇,——在当时的情况下,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人类是从野兽开始的,因此,为了摆脱野蛮状态,他们必须使用野蛮的、几乎是野兽般的手段,这毕竟是事实。”[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220-222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但是由于奴隶的劳动具有强迫性,奴隶劳动创造的成果与自身的利益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劳动积极性不高,是一种在监督下完成的被动劳动,效率低下。当时的人们已经意识到:如果一个人在某一天沦为了奴隶,那么命运在此时就剥夺了他一半的能力。[ William L. Westmann.The Slave Systems of Greek and Roman Antiquity. Literary Licensing, 1954:P2]虽然相对于原始社会而言,奴隶制有它的优势,这是促进希腊经济发展与繁荣的根本原因,但是奴隶制本身的缺陷也是非常明显,这成为奴隶制被取代的根本原因,古希腊和古罗马,尽管都曾经创造过辉煌,但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其内在的原因与奴隶制度有密切的关系。
从奴隶的来源来看,战俘是最主要的途径,由于城邦众多,不同的城邦之间为了经济利益或政治层面的原因经常发生战争,战争的结果总是以一方取胜和另一方失败而告终,战胜的一方自然把战败方的人口视为奴隶。在希腊各时期,以获取奴隶为明确目标的武装劫掠行为并不常见。由于战争经常发生,所以作为战俘来源的奴隶,数量是充足的,通常一次战役结束,就会有大量奴隶产生。古风时代希腊也存在债务奴隶,虽然在《伊利来特》和《奥德赛》这两部史诗中都没有记载因为债务而沦为奴隶的例子,这说明在荷马时代,债务奴隶并不普遍,但古风时代开始出现债务奴隶。债务奴隶曾经在雅典等各个城邦很盛行,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体》中说:“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富人的奴隶。”“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雅典政体》,日知、力野译,第4-5页,三联书社出版1957年版。]这一时期,“六一农”是很多贫民共同的称呼,所谓“六一农”就是欠债的人要把一年收获的六分之五用于还债,自己只能保留六分之一用于维持生存,贵族对于“六一农”非常严苛,通常在他们的家门口树立“六一农”的石碑来表明他们的身份,“在阿提卡的田地上到处都竖立着抵押柱,上面写着这块土地已经以多少钱抵押给某某人了,没有竖这种柱子的田地,大半都因未按期付还抵押或利息而出售,归贵族高利贷者所有了。”[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107-108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债务奴隶的做法到梭伦改革以后才逐渐废止。另外,东方的小亚细亚和两河流域一带,父权制社会中父亲在家庭中拥有绝对权威,可以把家庭成员变卖为奴隶,这些奴隶大多被贩卖到希腊,也成为希腊古风时期奴隶的一个来源。当然奴隶的后代天然是奴隶,这是希腊奴隶的又一个重要来源。
2.2城邦国家制度
希腊语中polis一词,主要具有城市、国家和公民集体三方面的含意,是一个以城市为中心、公民为主体、国家为本质的经济政治共同体。[ 王敦书为解光云著作撰写的序言,解光云:《古典时期的雅典城市研究》第2-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古风时代是希腊城邦文明兴起并逐渐发展的时期,1937年,维克多.埃伦伯在一篇题为《城邦何时兴起》的文章中提出,荷马史诗的《伊利亚特》中没有任何关于城邦的记载,但是在《奥德赛》中有城邦的记载,据此推断,城邦兴起于公元前8世纪的早期。现在学者更多认为荷马史诗作于公元前8世纪末期,所以按照维克多的推论方式,希腊城邦应当出现在公元前8世纪晚期[ 黄洋,晏绍祥:《.希腊史研究入门》第16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美国学者斯塔尔(Anthony M. Snodgrass)提出希腊城邦形成于公元8世纪中期[ Anthony M. Snodgrass,Archaeology and the Rise of the Greek Stat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综合各家之言可以认为,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活跃,宗教的发展和战争的兴起等因此的推动下,希腊开始形成诸多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具有一致性的、相互联系的城邦。但是城邦并非是希腊人所独创,在此之前很早就有城邦的出现。“不用说东方的两河流域的城邦制度,即使在地中海地区,腓尼基人的城邦也比希腊人的城邦早。”[ 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第4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希腊的克里特岛上,公元前2000年左右,迈锡尼人就修建有城堡,“外墙用巨石砌成,狮子门的城市则用三块巨石构成,门的宽度达3英尺多。”[ 解光云:《古典时期的雅典城市研究》第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但是古风时代希腊人把城邦制度发展到极高水平,导致经济文明的发达,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城邦制度是导致希腊文明不同于古代世界其他文明的根本之所在,是创造“古希腊奇迹”的基础[黄洋,晏绍祥:《.希腊史研究入门》第16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希腊人通过亚历山大东征把这种文明带到东方,与东方文明溶合形成希腊化世界,这一过程也促进东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与变更。
城邦的出现首先是为了防御的需要,古风时代,战争经常出现,这一点在色诺芬的《希腊史》中可以得到证实,整个《希腊史》可以说是一部战争史,战争是当时邦国交往的重要方式,战争不仅扩大了希腊人的活动范围,也大大开阔了希腊人的视野。由于战争经常出现,以防御为目的修建城邦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实。为了防御,很多城廓修建在高地,所以希腊人把高的城称为波里斯(Polis),地势较低的城称为阿斯托(Astu)[ G. Glotz, The Greek City and Its Institutions,London:Kegan Paul, Trench,Trubner and Co.,Ltd.,1929:10-11.],希腊很多城邦都占据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城市就占据小山,乡邻们据此可以免受敌人或盗匪的威胁”[ G. Glotz, The Greek City and Its Institutions,London:Kegan Paul, Trench,Trubner and Co.,Ltd.,1929:18.]。城邦的出现也是为了政治统治的需要,城邦与其周边的广阔农村地区结成统一的经济政治共同体,而权力机构通常位于城邦范围以内。“随着城市的出现也就需要有行政机关、警察、赋税等等,一句话,就是需要有公共的政治机构,也就是需要一般的政治”[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7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大约在公元前700年左右,阿提卡开始出现波里斯(Polis)或政治共同体(Political community)或雅典人的城市(City of Athenians)”[ J.W. Robert, City of Sokrates: An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Athens. Second e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8:2.]。城廓的出现也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从公元前6世纪初,在提秀斯广场的西北侧建起一些公共建筑,开始摆设路摊,广场周围以及通往广场的街道,渐渐变成私人店铺和手工作坊的密集区。昔日作为雅典人日常集会的广场,如今也是商品经济活动的市场。”[ 解光云:《古典时期的雅典城市研究》第1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所以,可以这样说,一方面是希腊的经济与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城邦,另一方面,城邦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希腊经济与文明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作者姓名: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