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机制之间关系的既有解释
更新日期:2020-11-27     来源:青年研究   作者:刘雯雯  浏览次数:140
核心提示:二.防御机制之间关系的既有解释(一)流动补偿机制TMT的主流观点默认三种防御机制间是平行关系,可以相互替代,起到同等的焦虑缓冲作用,即流动补偿关

二.防御机制之间关系的既有解释
(一)流动补偿机制
TMT的主流观点默认三种防御机制间是平行关系,可以相互替代,起到同等的焦虑缓冲作用,即流动补偿关系。Hart等人(2005)提出了依恋、自尊和世界观构成的动态关联的三方安全体系模型,为研究依恋、自尊和世界观提供了一个总体框架,其被称为三元安全感系统(Tripartite Security System)。在此基础上,Heine等人 (2006)又针对意义维持模型(The meaning maintenance model)提出了流动补偿机制(fluid compensation)的概念,认为人们有追求意义的需要,当意义感受到威胁时会重申另一种表达方式,重新获得意义。这两种理论为流动补偿机制在TMT的防御机制关系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大量的实证研究也验证了防御机制间的可替代性。
当一种防御机制受到威胁时会引发人们深层的焦虑,为了防止体验到深层焦虑,人们会强化另一种防御机制来进行替代补偿;当某种防御机制得到强化,死亡威胁就不会引发其他的防御行为(Heine et al., 2006; Hart & Edward, 2007)。死亡凸显后人们更加坚持维护他们的民族内群体,对内群体做出积极的评价,表现出更强烈的文化世界观防御(Castano, Yzerbyt, Paladino, & Sacchi, 2002)。Fransen, Smeesters和Fennis(2011)发现当他人在场时,死亡凸显后被试倾向于选择奢侈品提升自尊水平,表现出自尊防御。Cox等人(2008)则发现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越亲密越有助于缓解死亡焦虑,降低死亡想法可及性。这些单一防御机制的研究,证明了每种防御机制的焦虑缓冲作用,也说明了在强化某一防御机制的条件下,个体如何利用心理资源有效管理死亡恐惧。
针对不同心理防御机制之间的关系,前人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流动替补的作用。有研究从相反的角度设计实验检验此假设,要求被试想象与亲人长期分离启动被试的分离焦虑,削弱亲密关系防御,然后进行死亡凸显操作,结果发现被试的文化世界观防御和自尊防御机制得到增强(Bimbaum, Mikulincer, & Austerlitz, 2013)。当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受到威胁或者强度减弱,另外两种防御机制会相应增强来缓解死亡焦虑。但是死亡凸显后其余两种防御机制间发生冲突,个体主动选择其中一种会对另一种防御机制产生削弱时,就超出了“流动补偿机制”的解释范围( Hart,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