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研究综述
更新日期:2020-12-14     来源:社会建设   作者:戚成蹊  浏览次数:147
核心提示:二、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研究综述(一)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概述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

二、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研究综述

(一)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概述

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三个组成部分,且各养老金之间独立运营,资金不进行相互调剂,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1997年颁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统一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的确立,并制定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即职工个人缴纳比例为8%且全部划入个人账户,职工所在企业缴纳20%且全部划入社会统筹账户。凡个人累计缴费满15年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即可按月领取按规定计发的养老金直至死亡。但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国务院于2019年5月1日开始实施《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方案规定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省份可降至16%,相较之前多地养老保险的单位缴费比例为20%的费率水平,此次调整一次性降低了4个百分点。随着新政策的实施,在减轻企业缴费负担的同时如何保障职工社保待遇不受影响,社保降费是否会影响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也成为了社会大众和学术界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二)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政府充当担保人并承担兜底责任的多方责任分担机制。因此其财务上的可持续是指在企业、个人和政府的承受范围内,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平衡能力以及应对人口老龄化冲击的长效调节机制。从总量上看,当前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整体收大于支,据最新年报统计,到2018年底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已累计结余5.1万亿元,据测算,降费后未来几年仍能保持当期收支略有结余。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及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集中表现为部分省份存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供求失衡,资金出现缺口,养老金支付能力差,养老基金统筹层次低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