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 » 经济 » 正文
我国省级区域发展监测评价
更新日期:2018-07-01     来源:经济研究参考   浏览次数:175
核心提示:三、政策建议(一)深入推进国家4+3战略布局,打造城市群和区域增长极十三五时期,我国应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加强国际国内区域开放合作,不

三、政策建议
(一)深入推进国家“4+3”战略布局,打造城市群和区域增长极
“十三五”时期,我国应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加强国际国内区域开放合作,不断完善创新区域政策,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四大板块”+“三个支撑带”战略,基本上构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从扩大内需和对外开放两个维度,拓展了区域战略布局的空间和层次。未来我国应继续深入推进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建设,培育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城市群和增长极,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和巨大回旋余地。比如长江经济带战略将形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三大增长极,“一带一路”战略将带动一批重要节点城市崛起。未来我国应加大地区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集聚,跟进生态环保领域重点工程建设。
(二)支持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格局,重点关注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战略支点。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东部地区在转型升级和制度创新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服务业越发成为地区经济增长新引擎,中西部地区加快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未来我国应积极顺应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分工变化,加大区域产业转移政策支持力度。建议重点支持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协作。长江经济带覆盖长江流域11省市,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面积超过全国的20%,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是我国最重要的高密度经济走廊和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目前长江上中下游省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经济和产业落差,具备产业由经济发达的高梯度地区向欠发达的低梯度地区扩散和转移的客观条件。未来我国应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集中资源发展高科技产业、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型战略产业及现代金融、国际贸易、综合运输、文化创意等服务业;支持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同时,也加快承接装备制造、交通运输、冶金机械、电子信息等中高端产业。
作者:梅 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