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居民癌症家族史与生活方式的关系研究
更新日期:2018-04-11     来源:现代预防医学   浏览次数:310
核心提示:3讨论调查数据显示:与美国[17]研究一致,有不同癌症家族史的个体均存在年龄、文化程度及家里共同生活人口数差异且无家族史个体年龄偏大。可能原因:

3讨论
调查数据显示:与美国 [17]研究一致,有不同癌症家族史的个体均存在年龄、文化程度及家里共同生活人口数差异且无家族史个体年龄偏大。可能原因:癌症家族史个体的患癌亲属中长辈(71.5%)、同辈(25.0%)和晚辈(3.6%);年龄越大,肿瘤发病越高,家族成员患有癌症的可能性越大。无家族史个体文化水平明显低于有癌症家族史个体。可能因为:无家族史个体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越低对肿瘤诊断的敏感度越低。癌症家族史个体家里共同生活人口数明显高于无家族史者。可能因为家族成员基数越大,出现癌症的可能性越大。
与无家族史相比,有家族史个体在生活方式上表现出:偏好腌制和油炸食品、多吃畜肉、多吃饭、少锻炼、多饮酒和不按时吃饭/睡觉。这可能因为家族史个体和患癌亲属间有相同的生活习惯。家庭成员生活在同一经济环境,有相同饮食习惯,且已形成,很难改变;相同工作环境、锻炼场所,使家庭成员锻炼机会相同;共同的生活环境使家族成员作息习惯相同。与旁系家族史相比,直系家族史个体喜欢盐重食品,且睡眠时间较短。可能因为,直系亲属间的经济状况、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更相似。有癌症家族史个体的生活习惯(往往是健康危险因素)与患癌亲属相同的现象提示,关于癌症的宣传不足,有家族史的个体缺乏从自身生活习惯改变来预防癌症的意识。
分癌种分析“阳性(与无家族史个体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行为。两类癌种的“阳性”行为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非特异而一致”的阳性行为。这里所谓 “非特异”阳性行为一般指作用范围广泛(而不是特定的机体部位),而“一致”则指与已有研究发现相吻合。如,已有研究提示,不按时吃饭/睡觉个体可能因生物节律紊乱而使免疫力下降,进而增加身体各部位(包括肺及消化道)发生肿瘤的概率。二是“特异而一致”的阳性行为。如,常吃油炸食品只是有肺癌家族史个体的阳性行为,而常吃腌制食品及常喝酒则只是消化道癌家族史个体的阳性行为;这可能是因为常吃油炸食品的个体暴露于烹饪油烟的几率较大,因而较易发生肺癌[18];而腌制食品及酒精则直接进入并损害消化道,进而增加消化道癌发生的概率。三是“不一致”的阳性行为。例如,有消化道癌症家族史的个体常吃大蒜,而已有研究提示大蒜是消化道癌症的保护因素[19];这可能是因为大蒜对消化道癌症的预防作用已经为大多数居民知晓,于是有消化道癌症家族史的个体因觉得自己风险更大而更倾向于多吃大蒜。类似的解释可能也适用于吸烟;已有研究表明,吸烟是肺癌的危险因素[20],但我们的分析显示有肺癌家族史的个体的吸烟量低于无家庭史个体。这可能是因为,前者的肿癌风险意识更强,因而拒烟和戒烟更坚决。此外,有些阳性行为(如常吃畜肉、常喝茶等)的“不一致”可能源自特定的“间接关联”或“混杂影响”。
综上,有癌症家族史的个体的生活方研究不仅为寻找肿瘤危险因素提供线索,同时有助于及早发现肿瘤高危人群。
作者:张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