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调研报告
更新日期:2018-05-22     来源:中国青年研究   浏览次数:179
核心提示:摘要:了解青少年需求、评估相关工作现状是为青少年提供适切有效社会工作服务的前提。分层抽样调查显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知晓度、接受度、有效性

摘要:了解青少年需求、评估相关工作现状是为青少年提供适切有效社会工作服务的前提。分层抽样调查显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知晓度、接受度、有效性还相当不足;相对于安全性需求,当前城市青少年更重视发展性需求的满足;受社会分层影响,青少年的家庭环境差异性较大,社会工作服务应为有需要的青少年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学校社会工作基本上还是空白,但青少年对学校社会工作的需求最大;社区社会工作内容丰富,但实效性和针对性不高。
关键词:需求;环境互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
近年来,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2012年教育部、民政部、共青团中央等共同制订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2014年共青团中央、民政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这些政策文件指明了我国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各省市地区也纷纷出台了本地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具体规划、措施。需求是发展的动力与基础。因此,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大发展的当下,我们有必要探讨这样一些问题:目前我国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究竟处于一个什么发展水平?社会需要怎样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
成都市作为全国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发展的试点区,其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上位置。我们通过分层抽样,调查了解成都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需求状况,探索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调研设计
(一)理论基础
本次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问卷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有:
一是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互动理论。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人类行为公式B=f(P·E)说明人类行为与环境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人的行为(Behavior)是其个性或人格(Personality)与所处的环境(Environment)相互作用的产物[ ]。美国社会学教授查尔斯·扎斯特罗运用社会生态学理论解释了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人的生存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种系统可以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是处于社会生态环境的个人;中观系统是指小规模的群体,主要包括家庭、职业群体和其他社会群体;宏观系统是比小规模群体更大一些的社会系统,包括文化、社区、习俗、制度以及机构。”[ 师海玲,范燕宁.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004年查尔斯·扎斯特罗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新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根据这些理论,我们认为通过调查青少年对其所处环境的评价能在客观上反映青少年发展的需求,从而也能反映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的客观需求。
作者:王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