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桡动脉注射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的临床研究
更新日期:2018-06-01     来源:医学争鸣   浏览次数:215
核心提示:【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桡动脉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方案,溶栓再通以及影响其预后再通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桡动脉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方案,溶栓再通以及影响其预后再通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8例桡动脉注射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0例,女18例,年龄3478岁。血栓形成∠6h 28例,血栓形成624h 12例,血栓形成2472h 8例。根据血栓形成的时间,将4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治疗组和改良治疗组2组,观察溶栓治疗的效果。结果 2组患者溶栓效果比较,改良治疗组患者溶栓再通率(83.3%)高于对照组(62.5%),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血栓形成早期溶栓治疗成功率高,随着病程延长,再通的例数下降。结论 改良桡动脉注射尿激酶溶栓是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尿激酶;动静脉内瘘;溶栓
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venous fistules,AVF)是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中较好的血管通路,并被广泛使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完成的关键,被视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生命线和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1–2】。保证和延长AVF寿命,对于顺利完成透析,减少病人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是十分重要的,但在AVF应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临床上经常出现内瘘失功,其中血栓形成是常见的导致内瘘失功的主要原因,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身心伤害。本文回顾性分析48例采用改良桡动脉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AV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溶栓时机、尿激酶适用剂量及影响内瘘预后再通因素,为临床治疗及其预防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6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动静脉内瘘栓塞患者4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6岁;透析时间6~87月;内瘘使用时间5~69月。原发疾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25例,糖尿病肾病17例,狼疮性肾炎3例,痛风性肾病1例,梗阻性肾病2例。
患者均符合内瘘栓塞的诊断标准【3】:触诊震颤消失,听诊未闻及血管杂音。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AVF血栓形成。询问病史血栓形成时间∠72 h。所有患 者近期无活动性出血或出血倾向,无活动性肝病,无严重高血压,无近期手术史。
作者:于安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