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后处理脂肪阈值选取对心外膜脂肪定量的探讨研究
更新日期:2018-06-06     来源: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浏览次数:166
核心提示:[摘要]目的分析MSCT后处理脂肪阈值的选择对心外膜脂肪定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标准化MSCT定量脂肪奠定基础。方法通过GEADW4.4工作站使用不同脂肪阈值测量

[摘要] 目的 分析MSCT后处理脂肪阈值的选择对心外膜脂肪定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标准化MSCT定量脂肪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GE ADW4.4工作站使用不同脂肪阈值测量的心外膜脂肪体积(EFV)。结果 在平扫图像上,不同脂肪阈值下测得的EFV,多组之间多重比较各组EFV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分别在平扫与增强图像中,用相同阈值测量EFV,平扫图像测得的EFV均高于增强图像测得的EFV,各组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分别在较低剂量与常规剂量平扫的图像中,用相同阈值测量EFV,较低剂量平扫图像测得的EFV均高于常规剂量平扫图像测得的EFV,各组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脂肪阈值的选取,下限选取-250HU可能更合适,若以正常剂量进行扫描,其上限-30HU,若低剂量扫描其上限-40HU更合适,但是若为了研究建议最好在正常剂量扫描下测量;平扫图像测得的脂肪较增强扫描测得脂肪图像相对更准确。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心外膜脂肪;脂肪阈值;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它不仅指脂肪细胞数量增多或体积增大,还包括脂肪组织在人体的异常分布——异位脂肪沉积,特别是心外膜脂肪(epicardial fat EF)近几年研究比较热。目前体表测量指标——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腹部矢状径等,这些方法简单但不精确。而越来越多运用影像学测量方法——超声、MSCT、MRI测量EF、腹部皮下、内脏及总脂肪。MSCT,MRI测量脂肪组织被认为是“金标准”[1,2],准确、可靠、可重复性好[3],对于 MSCT评估脂肪组织的体积或面积,目前国内外报道MSCT定量脂肪所选取的脂肪的阈值是不同的,选择合适的阈值是MSCT准确测量脂肪体积的前提。因此本研究分析MSCT后处理脂肪阈值选取对EF定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标准化MSCT定量脂肪奠定基础。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 对自2011年12月至2015年1月于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MSCT冠脉造影的1843例患者中随机抽取130例患者,男84例,女46例,平均年龄是:58.4岁;
2. 对自2011年12月至2015年1月于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MSCT冠脉造影第一次扫描未成功进行重新检查且平扫给予较低剂量的患者31例,男18例,女13例,平均年龄是:62.3岁;
以上均排除心包腔内积液、心肌病、先心病、具有肿瘤病史的患者。
作者:贺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