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患之疾用药宜轻、服药宜频论
更新日期:2018-06-14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浏览次数:151
核心提示:关键词久病方药服法摘要目的:探索久病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先贤医述及医案的学习,归纳久病患者的基本病理特点。结果:在久病的治疗中,无论是方

关键词 久病 方药 服法
摘要 目的:探索久病的治疗方法。 方法:通过对先贤医述及医案的学习,归纳久病患者的基本病理特点。结果:在久病的治疗中,无论是方药还是服法都存在一定的规律。结论:处方宜平和,用药宜精专,服药宜频少。
在中医的临证中我们不难发现,凡是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临证处理一些比较顽固的、久治不愈的疾病时善于运用丸散之剂(如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等)来进行治疗,且美其名曰:“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也;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李杲)。”为什么要用丸散?其中的内在机理又是什么呢?这就是今天我要谈到的“久患之疾用药宜轻、服药宜频”。
中医有一句口头禅叫“久病多虚”“久病多瘀”。这里所谓的虚,指的是长期患病的人,由于机体内在脏器功能下降所引起的全身性的不适,用普通老百姓的话说,轻则就是做什么都没精神,重则卧床不起。所谓的瘀,多数人往往认为是血瘀,实际上这里的瘀不单单指血瘀,还可以是气郁、食积、痰饮、死精。准确一点讲,概括起来讲应该是“久病多积”才是。“虚”与“积”是久病之人的身体内环境的一种特点。在临证中我们不能忽视这些特点,如果对他们认识不深,在临证治疗中就难以做到得心应手、药到病除。比如,在临床上对于虚证的治疗时经常会遇到“虚不受补”的现象,就是因为没有掌握虚证的用药服药规律所造成的。
总之,对于久病之人,其身体状态无论是“虚”或“积”抑或是“虚中夹实”,在用药服药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用药宜精而专为贵、选方宜平而和为贵、服药宜少而频为贵。

一、用药宜精而专
在中医学领域中有这样的说法,就是用药的多少可以衡量一个中医大夫技术水平的高低,如果一个中医大夫治病时用药药味少,而且能够治好病。那么人们就认为这个医生是好大夫。尽管我们无法评价这是否正确,但是可以反映出医生和患者的心声,就是所用的方药药味尽量要少、要选药精专。岳美中老先生有一句话说得好“药过十二三,其医并不粘”。《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被誉医中之圣人,他用药讲究精练,在他的方剂中用药很少超过十二味的。
作者:周欣

2022-05-17• 久病不愈的过敏性紫癜
林师认为久病不愈的过敏性紫癜当责阳虚,或为体质虚寒,或过食寒凉,或久处寒湿,或久服寒凉清热药物,致使人身阳气不足。阳虚不固则皮肤出血、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