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田间电磁感应调查的不同洗盐模式对比
更新日期:2019-04-24     来源: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作者:栗现文  浏览次数:193
核心提示:《基于田间电磁感应调查的不同洗盐模式对比》为作者:栗现文最新的研究成果,本论文的主要观点为目前干旱区棉田非生育期漫灌洗盐模式较为粗放,为探索

《基于田间电磁感应调查的不同洗盐模式对比》为作者:栗现文最新的研究成果,本论文的主要观点为目前干旱区棉田非生育期漫灌洗盐模式较为粗放,为探索大水量膜下滴灌洗盐模式的可行性,在典型绿洲区膜下滴灌棉田开展了灌水量为200m3/亩的漫灌及200m3/亩, 120m3/亩和40m3/亩的大水量膜下滴灌洗盐模式对比试验。采用EM38-MK2型电磁感应仪快速获取田间大地表观电导率(ECa),结合取样,率定盐分解译模型,进而分析各情景灌水前后土壤盐分空间变异特性,并系统评价其淋洗效用。结果表明,相对较小定额滴灌处理增大了田间土壤盐分的空间相依性,40m3/亩和120m3/亩处理灌后变程增大为灌前的1。6和1。8倍;“一膜双管”的大水量膜下滴灌洗盐模式,可显著降低出苗位置土壤盐分,淋洗率是其他位置的1。6~4。1倍;120m3/亩的膜下滴灌处理对窄行淋洗率与200m3/亩漫灌处理相近,具有较好的非生育期节水控盐效果,对类似盐渍化滴灌棉田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现欲投《中国农业科技导报》,不知是否符合录用要求,望您批评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