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 » 教育 » 正文
生活中美的价值
更新日期:2017-06-07     浏览次数:190
核心提示:从美学逻辑看,生活美的获得或者需求产生,是因为社会生活领域中存在审美冷淡,如何超越单调、世俗、功利的生活常态,追求意味和情趣,就要从寻找有“特别情感痕迹的社会生活”入手。

 按照陈炎教授的观点,美学不只是研究美和艺术,而是研究人与对象世界的情感关系,这就导致了美学研究的三种路径和形态,分别对应了美的三个领域:自然、社会和艺术,对应自然美的生物美学,是基于生理又超越生理的情感问题,符合自然进化方向的才是美的;对应社会美的实践美学,是基于工具又超越工具的情感问题,符合社会进步方向的才是美的;对应艺术美的符号美学,是基于符号又超越符号的情感问题,强调人类精神提升方向的,才是美的[7]。其中,社会美是自然美的终点,又是艺术美的起点,包含了日常生活美和非日常生活美,尤其需要实践体验,是我们讲授“应用”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比较容易从“应用”切入理解的重要部分。

从美学逻辑看,生活美的获得或者需求产生,是因为社会生活领域中存在审美冷淡,如何超越单调、世俗、功利的生活常态,追求意味和情趣,就要从寻找有“特别情感痕迹的社会生活”入手。针对日常生活美,我们的选择是从地理美学开始强化学生的概念,再从“衣食住行”落实学生的的体验。

地理现象在人们心目中往往是单调和客观的,地理有浓郁的情感吗?事实上,地理是日常生活最直接的情感化知识。旅游业界和学术界关于江南美学的讨论和研究给课堂提供了丰富的例证。单之蔷的《江南是怎样炼成的》看上去是地理科普文章,讨论普通名词意义上的江南在哪里。地理学者认为是江南丘陵,气象学者认为是梅雨覆盖的地区,语言学者认为是中国南方的六大方言区域,历史地理学者认为是浓缩和移动的长江两岸的广大区域。实际上的“江南”是特指由抽象空洞的空间演变过来的有丰富意义和内容的“江南”,这个“江南”既是优越自然条件的贡献和行政区划的塑造,也是农耕和游牧的拉锯战的结果,更是无数的文学作品塑造出来的为了满足人们对天堂渴望的美学意义上的“江南”[8]。单之蔷的敏感和阐述对接了“特别情感痕迹的社会生活”,“江南”确实成为中国人情感生活的象征,五代人的俗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集中表现了“江南”美学的内涵。作为地理(地域)美学的江南,是富庶和温婉的天堂,是气候和生态特征上的中国地理标准(比如到处都有的“塞上江南”的美誉)。从中原向南北看,塞北西域和江南地区并存,“铁马、秋风、塞北”的游牧民族的雄悍肃杀和“杏花、春雨、江南”的农耕民族的柔美哀愁并存,“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和乖巧精致的“雨巷”,成为心理(文化)美学的江南,是安适和惬意的天堂,早已超出了“长江以南”的简单的地理范畴,变成维系情感的乡土文化区和文化意象,充满了“乌篷船:水乡流动的生命”、“龙井茶:一杯清茶有山水”、“紫砂壶:紫砂泥土蕴乾坤”、“油纸伞:消失的精致”和“蓝印花布:乡野的气韵”等等,尤指人文情怀浓缩的“江南水乡”和“吴越之地”,代表了开放和应变。

不同于单之蔷的感性理解,著名的美学教授张法则直接用“江南美学”的专用学术词汇,从“江南美学史”的角度,提出了“江南美学”的从古代到现实的应用价值。他认为,“江南美学”有很强的历史性和现实性。从历史性看,是明清江南经济话语的一部分,是中国美学史延伸出的被刘士林教授定性为中国诗性文化的代表,也是江南城市文化史的精神依托;从现实性看,受西方区域研究的影响,是江南文化研究的组成部分,是美学的空间类型研究,尤其是“由长三角的当前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演进而来的美学需求产生出来的现实关怀”,所以说,“江南美学”是一个地域美学概念,“是在中国文化的整体中呈现出来的”,是“古代中国的审美作品和美学语汇的积累、提炼、精致、凝结而成”的“丰富又复杂的语汇群”,核心就是审美主体需要的“心理江南”,对接了江南都市文化研究,依序产生了因运河出现的“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扬州梦”、因南宋建都而来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情”、由南方陪都政教中心导致“秦淮八艳”的“秦淮河”,甚至还有民国时代由“摩登上海”系列符号支撑的现代变形“上海场”[9]。有了以上的例证铺垫,生活美的概念就和地理联系起来,学生就能够将常识中的王羲之书法、谢灵运山水诗、私家园林、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吴涤清的《烟花三月下扬州》、蒋嘉锵的唐诗今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张岱的《夜航船》之“夜半钟声到客船”和美学学习沟通了。

落实概念之后,就需要落实应用性的体验,有关“衣食住行”生活美学的实践分析,是非常有效的。对服饰美的理解主要体现为其与服装美的区别。服装美是一种产品之美,依赖色彩、款式、质料存在。而服饰美则是人体和服装相结合的美,是人体重要语言,是人体美的文化生成,按照李渔的说法,就是称体、入时、从俗和适性,要衣以章身”,“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宜”。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可能就是中国旗袍了。在电影《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穿出的传统旗袍之美,来自非常明显的民族历史渊源和其本人与旗袍相得益彰的气质,对接了女子的优雅,适合了东方女子的削肩、纤腰、骨感、韵味、拘谨和幽雅,暗喻了男人欣赏的传统女性委婉、不怨等古典美,把旗袍的“似隐非隐”的“暗藏的性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对饮食美的理解主要落实在不同于维持生命需要的“饱”之外的精神享受和独特的审美文化意味方面。我们在课堂上讨论了反快餐文化和茶德理念两个饮食现象。快餐文化的出现是工业革命高效率的需要,而慢食文化则是和手工食品制作以及对农业与手工业的记忆联系在一起的。反快餐文化的背后是对饮食美的回归。法国越南裔青年朱利安·彭感觉到快餐店扩张,食物被粗暴对待,人们不愿在家好好地做顿饭,想让人看到美食的乐趣,批判肤浅的饮食文化,主编了美食界的时尚大刊美食杂志《Fricote》(法语家常菜),成为法国文艺青年最推崇的独立杂志,每期发行近10万册,成为欧洲最好的独立出版之一。每期化很大的精力做很小的主题,不是简单的餐馆和菜谱介绍,而是有创意和对食物的美感体验。比如创刊号的封面是塞满食物的汉堡,意味着一口解决问题的快餐文化的可怕,然后推出了“樱桃和青豆拼出的笑脸”,因为厨师告诉他,这两样是一年中最稀有的食材,最多两三星期有新鲜的,他被樱桃的稍纵即逝的美味打动;请艺术家在牛骨上雕刻,然后将烤鱿鱼缠在上面,让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食物变成艺术品,取名为“海陆双拼”;用披萨搭一个帐篷,把红酒放进去,照片取名为“去露营必须带的食物”[10]。

在讨论饮食美和中国茶文化的关系时,儒家君子人格美德的象征和实践,被学生们理解得很容易。课堂选用了《茶人三部曲》作者、著名茶文化作家王旭烽的演讲《茶德与儒》和海峡卫视的真人秀节目《茶道真兄弟》。作为发源于中国的木本植物,茶被赋予了深刻的人文性,是物质和精神的复合体,最重要的不是表面上的茶的实际贸易和食用功能的展现,而是作为中国文化对世界贡献的茶德。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其意思就是说,只有具备了良好品性的人,才配得上喝茶。作为嘉木的茶和君子之饮,形容了高尚品格的君子。晚唐的刘贞亮撰写了《茶十德》,其中六德是养生文化部分,而四德的“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直接对应于儒家哲理。王旭烽就明确说:“中国茶德是中国儒家伦理思想在茶文化领域中的集中表现。儒家的伦理关系通过茶事活动充分呈现出来。中国茶德是和谐文化哲学。”“中国是茶的故乡,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二的喝茶人是和谐哲学的实践者。[11]”

为了传播茶德文化,真人秀节目《茶道真兄弟》展现了历史上著名的针对俄罗斯茶叶贸易的“中俄茶叶之路”,即“万里茶道”,特指17世纪后半叶起到20世纪二三年代中国茶叶经陆路输出到俄罗斯等国的贸易路径,是清代的晋商开辟的,从福建的武夷山开始,先1500公里的水路再陆路,到中国俄罗斯边境城市恰克图,再转运到终点站彼得堡等地,中蒙全程达9500余华里,到终点是9000公里以上。跨越三国,输出特产的同时,也输出了文化,促进了民族交流。作为晚出的概念,“文化线路遗产”是2008年才有的,最“突出的普遍价值”是“团结各民族与文化”,具有“跨文化整体意义”[12]。节目利用道家思想、养生文化,让观众在轻松娱乐的氛围中学习了茶文化,了解了沿线地区民俗,满足了娱乐和受教育的双重心理需要。

同样的,对居住美的理解需要讨论的是中国传统“诗意栖居”的人居思想对当代人的启示,表现在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有美屋”,从“屋宇之家”到“温馨之家”,从“起居之家”到“心灵之家”[13]。对行走的美学把握的核心是感受不同交通工具的独特美感,步行、马车、牛车、飞机、高铁都有各自的快感和美感,古代的夜行船带来了山水诗,浙江盛产山水诗的原因就是船行感受到“山不高比低,水不缓不急,还有孤舟、蓑衣、薄暮、沙洲等自然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