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 » 教育 » 正文
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六化”工作措施
更新日期:2017-07-04     浏览次数:222
核心提示: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可以通过采取“六化”工作措施,来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1、思想认识科学化。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毕业生就业正如企业的产品销售,百年企业的成功离不开高质量的产品,需要生产、包装、营销、市场反馈等链条的无缝对接,百年名校梦的实现同样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需要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服务、单位反馈等协同化的精准育人。从供给层面视角出发,研究就业质量提升的内在机制,做到“六个结合”,把就业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在经济转型提质中求机遇,与高等教育改革相结合,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中求同步,与学校重点工作相结合,在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中求作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相结合,在高水平应用大学建设中求贡献,与各教学单位专业特点相结合,在专业学科建设中求服务,与自身内部要素相结合,在就业质量评价上求全面。

当前,我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教育总量世界第一,由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的呼声传遍各个领域,经济质量依靠创新创业驱动,教育改革同样进入深水区,脚步即将临近的招生制度改革必将带来连锁反应,生源质量和专业排名的相互影响将更加显现。招生、培养、就业已由我们传统认识的单循环影响变为相互依赖的闭锁多循环,并且循环中的流速在加快,生态链的淘汰法则将越加严厉。就业质量评价也会面临着从自我发布质量报告到国家层面委托第三方介入的多元化、专业化评估。提升就业工作质量的工作机制、保障机制、考核体系等亟待完善,同时,就业工作也需更大的视野延伸工作的广度,从传统的教育、指导、推荐等领域,延伸到结合大数据对就业规律、趋势等的调查研究,形协同育人联动机制。

2、素质拓展全程化

推进“学业·职业·事业衔接计划”,通过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网络与线下深度融合,协同推进“五课堂”建设:网络微课堂(官方就业网和微信平台推送教育内容、传播就业创业微电影)、朋辈教育课堂(典型事迹材料汇编、榜样面对面事迹报告会、互助就业)、就业指导课、生涯规划课、就业教育活动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中,着力打造八大品牌活动:“就业教育服务月”、“求职简历大赛”、模拟求职真人秀“现场职播”、“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就业创业大讲堂”、“聆川讲堂”、”就业精英训练班”“就业创业微电影大赛”),并以就业教育活动作为试点,推动就业工作项目化管理,充分发挥学院就业教育活力(项目申报-经费支持-项目指导-项目考核)。

就业指导课程和生涯规划课程建设上,要以建立校级、省级精品课为目标,通过“五统一” 大力加强课程建设:统一培训、统一大纲、统一教案、统一课件、统一备课,规范教学内容,提高质量底线,鼓励攀登高线,定期组织专人研发课件和示范课。开发 “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实践体验”的教学模式,依据“重在素质、面向应用、系统发展”的构建思路,系统发挥三个模块的功能作用,体现整合互动的特色,突出课程实用、够用和管用。 通过职业素养教育对专业教育的补充,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3、队伍建设专业化

按照就业指导教师“五个走”的标准建设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一是往高处走,要加强学习,吃透政策,掌握就业指导的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大局,就业指导水平要高一点。二是往平处走,要锤炼具有实效的就业指导方式方法,听取学生和家长的心声,和学生贴得更近,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往深处走,把就业当成学问做,善于钻研和寻找规律,把握就业工作的根本,抓住关键点和关键环节。四是往远处走,要积极了解社会发展,了解用人需求,了解一线的各种信息,更要了解毕业生离校后的发展状况,这样才能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五是往专处走,要进入企业人力资源部进行挂职锻炼,为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招聘等做助理工作,了解和掌握企业招聘、人才培养、使用的流程和措施。通过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增强指导学生高质量就业的专业能力。

4、工作手段信息化

着力打造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建设以“一网两微”为重点的O2O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完善升级就业信息网,构建用人单位、学生、就业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平台,实现各类事务办理线上“一站式”服务,升级就业官方微信公众号,实现就业信息扁平化精准投递,充分发挥工作微信群便捷作用。升级和完善企业资源库和毕业生数据信息库。将图解政策升级为就业政策解读系列微视频、就业动员会升级为就业宣传官方微电影,让就业服务和品牌宣传做到“接地气、聚人心”。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服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工作效能。

5、市场开拓多元化

立足区域、注重行业、面向全国,对就业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在传统校企合作平台的基础上,通过重点打造“三个平台”,多渠道开展就业市场建设,以基地化建设推进市场开拓。一是“行业协作式校企互动平台”,以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为依托开发行业性就业市场,如煤炭行业、石墨行业、建筑行业、机械制造行业等。二是“校地联动式市场拓展平台”,以校地联合体为依托开发地域性就业市场,如已合作的宁波市、东莞市、盐城市、鹤岗市等。三是“多方共享式信息服务平台”,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开发网上就业市场,充分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并组织毕业生参加大型网络招聘会,利用“变道超车”的思维,及早建设基于视频洽谈系统的网络视频宣讲会和远程面试室,继续推动互联网+元素引入各类招聘会。通过提供更多的岗位选择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6、就业服务精准化

精心做好就业工作的“加、减、乘、除”法,构建起功能完善的服务支撑体系。加法,就是要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择业水平,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就业精英培养计划和就困生帮扶计划抓两头带中间;减法,就是要不断化解大学生的就业障碍和不利因素。乘法,就是要逐步建立 “招生—培养—就业”互联互通的反馈机制,实现招生、培养和就业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并深入挖掘就业数据的潜在价值,加强调查研究,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大数据分析和趋势研判,推动协同育人。除法,就是要将就业压力分解到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各类群体中去,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推进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局面。

2021-05-19•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衍变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摘要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为目的,研究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衍变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从职业认...
2019-09-26•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和就业跟踪量化研究综述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和就业跟踪量化研究综述摘要:遵循经典的文献综述指南PRISMA对近10年就业质量评价和就业跟踪量化研究的中文文献进行了系统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