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通河人民的抗日斗争
更新日期:2017-12-31     来源:黑龙江高教研究   浏览次数:191
核心提示:欢迎投稿《黑龙江高教研究》

通河县位于松花江中下游,是哈尔滨与佳木斯之间的最大港口,是抗日战争中具有核心战略位置的重镇,也是东北这片平原上富庶的“鱼米之乡”,自通河县城建立以来这里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从沈阳向东长驱直入,先后占领了长春、哈尔滨。4月底,日本利用水路,派遣军舰沿松花江向下游各市县展开疯狂进犯,通河随之沦陷。由于通河县是松花江上下游联系的交通要塞,日军妄图把通河作为进攻苏联的战略后方,派守600余人长期驻扎于此,日军在这里修筑大通河水库,聚集许多朝鲜族同胞耕种水稻,又从日本国内分五批向通河县移民1203户,总人数达4563人,为长期将通河控制在日本统治之下,他们还在外地以抓俘虏的名义,捕获了众多无辜群众做劳工,在太平山和大通河上区大兴土木,修筑军事要塞和储存战备物资的山洞军火库,在通河县城西北隅修建飞机场,通河民众的土地、房屋被日军强行占用分给日本移民,据《通河县志》记载:“日本开拓团占熟地耕地两千五百三十九垧,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百分之三十以上”。总之,在日本眼里,通河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一座县城,这促使了他们对通河的疯狂占有和掠夺。
一、 通河人民积极参与抗日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当日本侵略者乘军舰沿松花江准备踏入通河这片美丽的沃土之时,通河民众没有束手就擒,而是拿起手中的武器打响了捍卫家园的通河保卫战。这场战争发生在1932年5月,面对日军的坚船利炮,通河的民众武装没有屈服,义勇军、大刀会、红枪会、黄枪会、大排队等抗日团体和爱国民众纷纷与日军展开了巷间肉搏战,配合着100多名爱国守军(吴凌汉带领的“老五团”(马占山步兵第三旅五团)),同准备霸占通河的日军激战7昼夜,民众武装有400余人为国捐躯,300多爱国百姓为了保卫家园献出了生命。这场战斗歼敌300余人,三次将日军赶出通河城,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给日本侵略者以巨大的震慑。通河沦陷后,素有爱国情怀的通河民众自发投身到抗日洪流中,他们以共产党为核心积极创建反日义勇军,其中反帝大同盟、农民协会、少年先锋队等团体是早期几个具备一定规模的抗日组织。
为了完全占有通河,在日伪对通河统治的13年时间里,日本对通河进行了惨绝人寰的破坏,直接人口伤亡5475人,失踪1394人,间接人口伤亡2036人(包含被俘、灾民、劳工)。各种财产损失2680万元,仅盗伐木材就达336万立方米。尽管在日伪如此残酷压迫之下,通河人民始终没有屈服于日本的罪恶统治,无论是敌后破坏还是正面战斗,通河人民始终走在东北各区的前列。抗日时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通河人民支援抗联、参军抗战,同英勇的抗联军队一起并肩作战。全县50%以上的农村建立了众多具有政权性质的抗日组织,有的是十几人或者几十人的小团体,有的是几百人的“大部队”,他们利用通河地区多山地的优势对日军进行打击,或者为抗联部队提供情报,运送物资等。纵观整个东北的抗战过程,在通河活动的抗联部队、建立的军事根据地、死难的抗日军民、活动的著名抗战人物数量等都是比较多的。通河参加抗联和义勇军的民众共计3859人;在通河境内狙击日寇的战斗达百余次,消灭日寇及特务2030人,处死有影响的恶霸23人,俘虏日军893人。共计有879名通河百姓在与日军的正面武装斗争中做出牺牲,占通河当时人口的1.6%。在这场保卫民族的革命斗争中,通河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表现了炎黄子孙热爱祖国、坚贞不屈的大无畏精神。抗战期间,通河地区参加抗联的爱国志士就达到了3000人之多,从根本上壮大了抗日武装,他们不畏强暴、勇于同敌人斗争,有力地配合了东北抗战,为争取抗日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成为东北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通河是抗联的主要活动区
为更有效的抗击日本侵略者,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著名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这是继《一·二六指示信》之后,中共第二次正式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1936年2月,东北各抗日武装为积极响应党中央统一抗日的号召,于20日联合发表了《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建制宣言》,决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东北人民革命军为骨干,联合大部分东北义勇军,改编成立东北抗日联军(共计11个军)。从此,东北的抗日武装正式以统一的正规编制对敌作战。东北抗日联军成立后先后对敌作战十万余次,成为东北战场上最主要的抗日武装力量。自抗联成立后1936年—1938年间,第三、四、五、六、八、九、十一军都曾活跃于通河,激发了通河武装抗日的热潮。
早在抗联正式成立之前,1935年10月赵尚志(抗联三军军长)、李延禄(抗联四军军长)率抗联三军(人数6000余人,为抗联人数最多的军)和四军主力(我党直接领导的抗日骨干)来到通河,根据党委的指示,对通河大小抗日团体进行了整编,使通河县城的民间抗日武装归入了统一战线之中,并且建立了20 余处秘密营地,覆盖面积达到了70%,全县90%以上区域被“红地盘”覆盖。在通河痛歼了近千日伪军,缴获了大批战利品,给敌人以重大创伤,掀起了通河抗日的高潮。日军为了抵抗通河的抗联武装,向通河集结了大量兵力,到1935年时,日本通河自卫团常备人员就有1600人,预备人员已经扩充到了6115余人。另外,通河也是日本《百万户移民计划》的主要输送地,从1939年2月至1945年2月,日本帝国主义曾分五批向通河县城移民4536人之多,加上经商及警察、特务等共计5800多人,而当时通河的总人口才5.7万人。这个时期的通河俨然是抗联与日军争夺的焦点,这里已经成为了抗联与日军战斗的重要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