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 » 教育 » 正文
“孝”字浅析
更新日期:2020-10-21     来源: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作者:魏晓萌  浏览次数:149
核心提示:(一)孝字浅析唐朝皇帝21位,除武则天外,其余帝王的谥号中均有孝字出现。其实这一情况在玄宗之前的谥号中表现得并不明显。但据《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三

(一)“孝”字浅析

唐朝皇帝21位,除武则天外,其余帝王的谥号中均有“孝”字出现。其实这一情况在玄宗之前的谥号中表现得并不明显。但据《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三》记载,玄宗于天宝十三载二月初七祭祀太庙,以“汉家诸帝皆谥孝故也”为由,为先祖加谥,“上高祖谥号曰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太宗谥曰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高宗谥曰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中宗谥曰孝和大圣大昭孝皇帝,睿宗谥曰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孝经》作为儒家十三经之一,是彰显古代孝道思想的经典。李隆基开元七年,回顾他即位之前几代帝王掌政时朝廷的破败局面,重新估量起“以孝治天下”的传统治国理念的重要性。因此开始下令质定《孝经》并亲自为其作注,足见玄宗对于“孝道”的重视,他也将这一理念融入到前代皇帝的谥号之中,以彰显“孝”的重要意义。《全唐书·卷二十二》曰“朕闻理莫大於孝,所以通神明;事莫大於祀,所以谒宗庙。”也展现出玄宗高度重视“孝”的祭祀理念。玄宗为先前帝王加谥,都使用了“孝”。这便使得唐朝皇帝的谥号无论是玄宗前后,都将“孝”字作为皇帝谥号的必用字。即使玄宗后期有几位皇帝的谥号出现变动,但对于“孝”字的喜爱仍未改变。

我国古代朝廷统治对于“孝”字的推崇由来已久。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道作为我国传统的两大基本道德之一,与“忠”一起贯穿历朝历代的治国思想之中。笔者统计《二十四史》“本纪”记载从秦朝至清朝共计234位皇帝(其余涉及正史中的“世家”、“载记”等章节的帝王以及其它野史记载中的帝王不纳入研究范畴),历时两千多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我国古代皇帝谥号用字出现很大的共通性。“孝”在我国皇帝美谥中使用次数最多,共出现126次,是所记234位皇帝的一半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