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 » 教育 » 正文
“总括”还是“分配” ——“都”主观量化功能的动态认知分析
更新日期:2018-03-24     浏览次数:147
核心提示:欢迎投稿《语言研究》

以往对“都”的分配意义的研究主要关注事物对象或事件参与者,实际上“都”既可以从事件参与者的角度也可以从事件类型的角度对事件进行分配,不同的角度在于我们主观视角的选择。
3.1 分配式“或VP或VP”与视角选取
“都”字句和可以和表分配义的 “或VP或VP”共现,这也为我们理解“都”字句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Jing-Schmidt & Peng(2016)指出分配式“或VP或VP”有两种理解方式:
(7)a. 或 [Ø VP] 或 [Ø VP]:当动词短语的空主语Ø 是同一对象时,“或”理解为“有时”;
b. 或 [Ø VP] 或 [Ø VP]:当动词短语的空主语Ø 是不同对象时,“或”理解为“有的”。
具体例示如下:
(8)君子之道, 或出或处, 或默或语。(《周易》)
a. 君子之道, 有时出有时处, 有时默有时语。
b. 君子之道, 有的出有的处, 有的默有的语。
(9)已有百余名记者, 或组成记者组, 或分散采访, 或微服私访。
a. 已有百余名记者, 有时组成记者组, 有时分散采访, 有时微服私访。
b. 已有百余名记者, 有的组成记者组, 有的分散采访, 有的微服私访。
分配式“或X或Y”无论在古汉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都有两种理解方式,不同的理解方式和说话者的视角选择有关,当说话者关注事件类型时,“或VP或VP”的理解方式为(7a),当说话者注意点在事件的参与者时,“或VP或VP”的理解方式为(7b)。Jing-Schmidt & Peng(2016)指出,这两种理解方式是由主观视角的选择造成的,而从客观语义学来看(8)、(9)两组例句的逻辑真值条件是一致的,都是对同一个外界现象的认知表征。
3.2 能取两种视角的“都”字句
因而当“都”字句和可以和表分配义的“或VP或VP”共现时,“都”字句包含的分配义会影响“或VP或VP”的解读方式,当然我们也可以从“或VP或VP”的解读方式来看“都”字句的内部分配方式。例如:
(10)a. 全社会都在为此积极努力,或科学筹划,或献计献策,或落实于行动等等。
b. 李德全、马寅初、邵力子及其他人也都曾就此问题发言,或介绍情况,或提出建议。
c. 许多政府部门也都设摊,或宣传有关政策,或普及有关知识,或进行咨询活动。
d. 任何一种理论概括,都是一种抽象论证,或顾此失彼,或得鱼忘筌,或管中窥豹,或削足适展。
e 一般人都是投靠当权者,或者为了利害,或者为了金钱,或者忍不住寂寞,他们就这样做。
以例(10a)为例,“全社会都在为此积极努力”和“或科学筹划,或献计献策,或落实于行动等等”可以看作是一种例示关系,“都”字句表示一种总括表达,而“或”字句是分配表达。“或科学筹划,或献计献策,或落实于行动等等”有如下两种理解方式:
(11)a. 有时科学筹划,有时献计献策,有时落实于行动等等
b. 有的科学筹划,有的献计献策,有的落实于行动等等
相应地,“全社会都在为此积极努力”也有两种理解方式:
(12)a. 全社会所有时候都在为此积极努力。
b. 全社会所有人都在为此积极努力。
如上文指出,分配式和“都”字句是不对称的,这两种由视角导致分配义是用一种“都”字句表达的,所以由于视角的不同,“都”字句通常都有对分配事件类型和分配事件参与者进行“总括”这两种理解方式,从而造成歧义。(10)中的“都”字句都有两种理解方式,其区别在于关注点的不同,而客观语义真值条件则是一致的。
现实世界包含很多事物,并且每个事物都在运动变化,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时,只能选取一个视角进行观察,而且这一视角的选取都是以观察对象为中心的。首先要确定观察对象,然后对其有两种观察方式:一种是把整个观察对象看作是一个整体,然后观测它在时间测度上的运动变化;另一种是把观察对象进行分解,然后观察各个组成部分的具体情况,而忽略各部分情况的时间关系。而观察对象所在的外部世界是同一的,即逻辑真值是等同的。
3.3 只能取一种视角的“都”字句
当然在一定的语境中,只能选取一种视角。如下句子由于事件类型的参与者是不同时代的人物,如(13a)所示,或者包含了固定的时间,如(13b、c)中的“下狱”、“命运”;或者自身是固定的无生命的物体,如(13d、e)中的“工具”、“叶子”,因而只能选择事件参与者为关注点。例如:
(13)a. 唐代的颜真卿、张志和、陆羽,宋代的苏轼、黄庭坚,元代的赵孟頫、王蒙等都曾来过湖州,或游历,或为官,或隐居,并留下许多不朽的名篇。
b. 史杨连、支部尚书赵南星、三都御史高攀龙、金都御史左光斗等,全都下狱,或被拷打而死,或被刀锯而死。
c. 而往往这些人的命运都很悲惨,或则穷困潦倒,或则备受迫害,或则过早夭亡。
d. 能使用的工具都使用过了,或长或短,或轻或重,用它来敲击那扇幸福之门。
e. 更令人惊奇的是叶子都不一样,或宽,或窄,或短,或长,或疏,或密。
例(14)句子只能取关注事件类型的视角,因为这组句子确定了“都”分配的时间阶段,如“每逢重大节日”、“ 做一切科学工作”、“ 遇有假期”、“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 随时”等。例如:
(14)a. 每逢重大节日,他们都要表演一番,或在寿星大厦,或到郊县乃至外地。
b. 做一切科学工作,都免不了要比较,或者相关的问题比较,或者发现了问题来比较。
c. 遇有假期,冰心与梁实秋都互约朋友往访相邀,或泛舟于劳伦毕迦湖,或到波士顿的“杏花楼”上小聚。
d.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 都有必要重新审阅前文,或纠正理解偏差、或领悟其中特殊含义,调整理解思路。
e. 人生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困境,或是升学无望,或是就业不成,或是下岗待业,或是生意翻船……
四 “都”量化功能的认知扫描机制
任何事件都在时间中展开并被分成一系列子事件或认知单位,人们对这一事件有两种扫描方式:总括扫描和渐进扫描。总括扫描把各个子事件整合成一个静态的完整单位,而渐进扫描把这一事件看作是由各个子事件组成的包含变化的过程。在总括扫描中,各个以子事件被连续的检查,数据不断地合计,扫描完成后各个子事件就作为一个整体集合在观察者的头脑中,整体中一系列的子事件隐含了事件中的变化。(Langacker 1987:248-254;Saeed 2000: 331;温格瑞尔、施密特 2013:220-222)
作者姓名:方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