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 » 教育 » 正文
当代中学生生命意义缺失现状及原因
更新日期:2020-10-28     来源:当代教育科学   作者:刘昌升  浏览次数:162
核心提示:一、当代中学生生命意义缺失现状及原因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既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也是一个富有时代气息的话题。许多古代和现当代哲学家都对这一问题进

一、当代中学生生命意义缺失现状及原因

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既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也是一个富有时代气息的话题。许多古代和现当代哲学家都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深刻思索,现代心理学对生命意义这一话题也进行了探索。从最开始冯特等人将内在意识作为研究对象,到行为主义倡导完全摒弃内省方式,忽视人的内在意义、思想等问题研究,仅仅将人的行为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再到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人的内在情感、人格等问题研究的回归,心理学对生命内在意义探讨经历了一些曲折。现如今,随着被称为心理学“第四势力”的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这一话题又进一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从现有研究看,对青少年生命意义探讨是近两年的热点话题。这些研究中有部分对当代中学生生命意义感进行了调查,例如孟四清等人对河北、甘肃、山东、四川、湖南、江苏等6个省、12个城市、24个区县、62所学校共5246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近三分之一的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缺失。[2]陈良,毛亚南等人调查了四川省成都市3所初高中858名学生发现,中学生生命意义感总平均得分不高,高分组占所有调查学生的不到百分之二十,[3]这说明中学生生命意义感总体平均水平偏低,高生命意义感学生总量不多。除此之外,笔者从自身咨询实践中也越来越感觉到当前中学生除了常见的焦虑、抑郁、强迫等一般性心理问题之外,部分学生对自我生命意义感的缺失。与此同时,此类学生普遍伴有抑郁倾向。这类学生较多表现出自我封闭或自我的过度关注与集中,有效社交的缺乏,与父母的矛盾或亲子依恋的缺失、社会支持不足以及对环境的不满和不能适应目标导向的教育模式等等问题。

2021-09-07• 大学生心理健康对生命意义感的主效应不显著
2.2.1 自我关注的调节效应检验以生命意义感为预测变量,心理健康、自我关注为自变量进行分层回归分析,并且所有的变量在分析前都已经标准化。方程具体...
2021-03-08• 离身认知观下生命意义感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困境
一、离身认知观下生命意义感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困境第一代认知科学产生于20世纪50 年代末,其主旨是离身认知,认为人的认知是按一定的形式运算法则对符...